被称为吠陀宗教(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的早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习俗被教众书写下来,后来被编辑成《吠陀本集》,即四本经典的赞美诗或咒语集,在古老的梵语中称为《吠陀》。
晚期吠陀时代(公元前 9 至 6 世纪)标志着奥义书或吠陀阶段的开始。这个时代预示着古典印度教的开始,奥义书的构成,后来的梵文史诗,再后来的往世书。
梵文术语奥义书源自 upa-(附近)、ni-(在适当的地方,向下)和 şad(坐下)意为:“坐在附近”),暗示坐在老师附近接受指导。
印度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西方学者将印度教视为各种印度文化和传统的综合或融合,具有不同的根源且没有明确的创始人。
这种合成被认为是在公元前 500 年到公元 300 年之前的吠陀时代之后发展起来的。然而,吠陀仪式主义是印度-雅利安和哈拉帕文化的综合体,它为印度教的神灵和传统做出了贡献。
印度雅利安吠陀经仍然是印度教最古老的经文,印度教在现代文化和地理上不断发展,成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
吠陀经
吠陀经,意思是“知识”,是在公元前 15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之前在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地区用吠陀梵文写成的。有四种印度-雅利安吠陀:梨俱吠陀包含有关神话的赞美诗;娑摩吠陀主要由关于宗教仪式的赞美诗组成;夜柔吠陀包含宗教仪式的说明;阿闼婆包含对抗敌人、巫师和疾病的咒语。
《梨俱吠陀》是最大的并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集合,包含 1,028 首赞美诗,分为十本书,又被称为曼荼罗。
梨俱吠陀详细描述了雅利安众神。然而,宗教习俗和神灵在这些神圣的文本中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雅利安人本身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
在通过印度次大陆传播时,他们最初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很可能是通过吸收当地的宗教传统而形成的。
根据《梨俱吠陀》的赞美诗,最重要的神是阿格尼,火神,是众神与人类之间的中介;因陀罗,天堂与战争之神,雅利安人对抗敌人的保护者;苏里亚,太阳神;瓦尤,风神;和地球女神比里底毗。
奥义书
奥义书是吠陀文本的集合,其中包含最早出现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中心宗教概念。
也被称为吠陀哲学,该系列是印度教的神圣文本之一,被认为包含有关终极现实或婆罗门本质的启示真理,并描述了人类救赎的特征和形式,称为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奥义书出现在吠陀经注释的结尾,并通过口头传统流传下来。
印度教的分裂与兴起
在古普塔帝国统治期间(公元 320 年至 550 年之间),包括被称为印度黄金时代的时期,建造了第一座供奉印度教神灵的已知石窟寺庙。
笈多王朝后,中央集权瓦解,宗教出现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印度教内部出现异教,相互竞争,佛教、耆那教等教派也纷纷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衰落了,但它的一些习俗被融入了印度教,在南亚和东南亚建造了大型印度教寺庙
尽管在公元 1200 年至 1750 年印度长期受到穆斯林统治,但印度教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在此期间,随着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仅次于印度教的印度第二大宗教,印度教徒忍受着暴力。
阿克巴一世 (Akbar I),公元 1556 年至 1605 年统治印度的莫卧儿王朝的皇帝,结束了对非穆斯林的官方迫害,承认印度教,保护印度教寺庙,并废除了对印度教徒的歧视性税收。
沙门运动
沙门与吠陀印度教打破了婆罗门的权威和遵循禁欲生活的需要。沙门是一种古老的印度宗教运动,最初是吠陀宗教的一个分支,并引发了其他类似但不同的运动,包括佛教和耆那教。
Sramana,意为“寻求者”,是一种始于公元前 800 至 600 年左右的传统,当时相信以更严格的方式通往精神自由的新哲学团体拒绝了婆罗门(吠陀印度教的祭司)的权威。现代印度教可以看作是吠陀和沙门传统的结合;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两者的影响。
吠陀根源
吠陀宗教是现代印度教的历史前身。吠陀时期指的是大约公元前 1750-500 年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印度-雅利安人定居到印度北部,并带来了特定的宗教传统。
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历史都源自吠陀经,这是印度教中最古老的经文。吠陀经,意为“知识”,由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在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地区的雅利安人用吠陀梵语编写。
沙门起源
众所周知,在公元前 6 世纪之前,印度就已经存在几个沙门运动。沙门与吠陀印度教平行存在,但分开存在。
占主导地位的吠陀仪式主义与沙门追随者的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沙门追随者放弃婚姻和家庭生活,采取苦行的道路,一种严格的自律和放弃一切放纵的道路,以实现精神解放。沙门拒绝了婆罗门的权威,婆罗门被认为是吠陀经中神圣学问的保护者。
婆罗门是吠陀印度教中的种姓或社会群体,由祭司和教师组成,他们被视为神灵和追随者之间的中介。传统上,婆罗门负责寺庙中的宗教仪式,以及在婚礼等成人仪式中背诵赞美诗和祈祷文。
在印度,沙门最初指的是任何放弃世俗生活和社会以专注于寻找宗教真理的苦行者、隐士或宗教实践者。《沙门》在印度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辟支佛,个人苦行者的传统,即离开世界的“孤独的佛陀”;声闻相,即弟子相,或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团体,例如僧团。
沙门传统
“传统”是在一个群体或社会内部流传下来的具有象征意义或特殊意义的信仰或行为。沙门传统利用已建立的婆罗门概念来制定他们自己的学说。
沙门传统赞同不同的哲学,有时彼此之间以及正统的印度教及其六大印度教哲学流派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差异的范围从相信每个人都有灵魂,到断言没有灵魂。在生活方式方面,沙门传统包括各种不同的信仰,从素食主义到肉食,从家庭生活到否认所有世俗乐趣的极端禁欲主义。
各种沙门运动在古印度的同一个圈子中兴起,导致了瑜伽练习的发展,其中包括遵循身心纪律课程以从物质世界中获得解放的印度教哲学,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自我和至高无上的存在或原则。
沙门传统推动了吠陀时期后所谓的印度教综合,传播到南印度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随着它的传播,这种新的印度教吸收了当地文化中流行的非吠陀神和其他传统,以及被称为种姓制度的综合社会分化。
沙门传统后来催生了瑜伽、耆那教、佛教和一些印度教流派。它们还导致了所有主要印度宗教中的流行概念,例如轮回和解脱。
佛教的起源
获得启蒙运动后,悉达多乔达摩被称为佛陀,并教导了成为世界主要宗教的中道,即佛教。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 500 至 300 年之间,当时来自贵族家庭的年轻人悉达多乔达摩抛下世俗的安逸去寻求精神启蒙。他成为了一位通常被称为佛陀的老师,意思是“觉醒的人”,佛教传播成为一种非有神论的宗教,其中包含主要基于他的教义的各种传统、信仰和实践。
早期文献表明,悉达多·乔达摩 出生于公元前 5 世纪印度次大陆东部边缘的释迦氏族。他的父亲是这个小共和国的民选酋长或寡头。
乔达摩被认为出生在现代尼泊尔,并在可能位于尼泊尔或印度的释迦派首都迦毗罗卫城长大。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他在摩揭陀王朝统治期间教导并创立了僧团。除了吠陀婆罗门之外,佛陀的一生恰逢包括耆那教在内的有影响力的沙门思想流派的繁荣。
佛教教义解释说,悉达多是一个来自受人尊敬的家庭的年轻人,他在 29 岁时放弃了家庭,离开了父亲的宫殿,通过沙门寻求真理和启蒙。悉达多在一段饥饿时期开始了这一探索。
据传说,他变得如此瘦弱,以至于如果他将一只手放在背上,另一只手放在肚子上,他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这解释了将佛陀描绘成消瘦枯萎的雕像,而不是广为人知的大腹便坐的雕像。
佛陀作为沙门苦行者生活了大约六年,直到他在现代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区的一个叫做菩提伽耶的地方“觉醒”。悉达多坐在后来被称为菩提树下的地方,发现了佛教徒所说的八正道,并获得了佛陀或启蒙,据说这是一种完全没有欲望 、仇恨和妄想。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佛陀,或“觉者”,被他的追随者,称为佛教徒,视为一位开明的老师。他教导他所谓的中道或中道,即八正道的品格。这包括八个要追求的概念: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通过禅修带来的高度专注的状态)。
他的见解旨在帮助有情众生通过消除无明和贪爱来结束他们的痛苦。这可以通过了解圣道来实现,圣道是达到涅盘圣境的途径。涅槃在梵语中的字面意思是“熄灭”或“熄灭”,是佛教最终的精神目标。它标志着从轮回中解脱,轮回在沙门传统中被称为轮回。
另一个重要的佛教概念是菩萨,这是一个梵文词,指的是任何被大悲心驱使并希望为利益所有有情众生而成佛的人——那些有自我意识但与成佛相对立的人。
有情众生的特征是尚未开悟,因此局限于轮回循环中的死亡、重生和苦难(苦难)。因此,菩萨是那些已踏上证悟之道并希望在旅途中利益他人的人。菩萨道的描绘是佛教艺术中的热门题材。
佛教兴起
佛陀被认为在 45 年的旅行和教学之后于公元前 483 年左右圆寂。佛教徒相信他进入了涅盘状态。僧侣和尼姑的小团体,被称为比丘,沿着佛陀走过的路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占主导地位的印度教使佛教黯然失色,但这种情况在公元前 3 世纪开始发生变化;就在此时,印度次大陆的一位伟大统治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世放弃了战争,尽管他曾为建立自己的王国而发动战争。在与当时其他统治者的重大决裂中,他皈依了佛教。
结论
阿育王通过部署僧侣传播佛法来促进宗教的扩张。这开始了整个印度以及尼泊尔、西藏和缅甸等周边国家以及更远的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的皈依浪潮。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西方国家的人)了解其教义,佛教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世界信奉的主要宗教之一。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