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地处中原,南距淮河也就百多里,而淮河自古是南北分界线。
时令已是12月中下旬,天气却乍暖还寒,有点反复无常。
昨日北风呼啸,五到六级的风吹了半日,气温明显下降,看到楼宇间飘飞的纸片和塑料袋,路上也人车稀疏。
心中揣摩,今日,风力发电是大发大赚了吧?
因近来对病毒防控松绑,周围人们自是有些忐忑不安,不仅心有所感,遂胡诌几句:
“北风呼啸吹我窗,三载瘟事国有殇。
待到明春天地暖,忘却世间寒冬霜。”
沉念间、又忽然感觉:近年气候与以往不一样了。
记得前些年,秋冬之时常常是秋风冬风呼号,吹折数枝也是常见现象,雨雪早已多次,现在是不是难见到了?
自己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也只是直观感受。
又想起今年夏秋之际,去附近西部山区一游,那里是伏牛山脉的余脉,以前遍地的山丘间溪流,竟是早已干涸,遍地石砾,山间也不见了泉水。
甚至,见村民在河道用机械挖坑来取水。
与村民闲聊中,其言:“现在气候不正常,以前多少年不断流的河,都没水了,以前经常涝,现在经常旱。”
不仅暗问:雨水哪里去了?
联想起来:会不会和大力发展风电有关联?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是可再生的,但有些疑惑有必要弄清。
风怎么形成的?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大自然中,有些地方气压比较高,有的地方气压比较低,空气总是由气压比较高的地方流向气压比较低的地方,就形成了风。
为什么会有气压高低变化不同?
最直观的浅显理解:一年中,太阳南北半球的转变,会造成南北区域太阳照射变化,哪里照射多,哪里的空气和水蒸气就膨胀的多。
北半球若时过冬至,在太阳逐渐从南向北时,南方的暖湿空气便不断从南向北膨胀,挤压空气向北极方向运动,形成南风,高纬度方向的气压会逐渐变高;过了夏至,太阳又逐渐南移,北方的高气压带也开始南移,形成北风。
大致如此,当然,受气压平衡和地形等各种因素影响,会有各种局部的不同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春季多吹东风,秋季多吹西风。
如要深入了解,须认真学学地理和气象学。
简单阐述了风的形成特点,那和雨又有何关联?
雨的形成:就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了水珠落下来了。
最直观的同样现象,就像热天拿一瓶冰镇水时,很快瓶子外面会凝结很多水珠一样。云就是水蒸汽,遇冷空气凝结,又存不住,只好落向地面形成雨;如果冷空气足够冷,就会形成冰雹;如果缓缓的冷,慢慢的落,就是下雪了。
雨和风常常是互为依存的。
老话说:屁是屎的头,风是雨的头。不错!
有人会说:有时没见刮风,也会下雨。这是表象,地面没刮风,不代表高空中没有风。
不知不觉啰嗦这么多,雨和风的关系基本说清楚了吧。
现在雨水少了,应该和风少了有关联。
风少了会不会和风电的风车多有关联?
分析:少数的风机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坐在火车上,南北行驶几千里,会发现在各个风口,有数不清的风车在转动,不断消耗风的动能,风力会逐渐变小减弱。
这或许:会使南方的暖湿气流难以北上,北方的冷空气难以南下。冷湿气流难以相遇,或者冷空气动力不足,难以与暖湿云团大面积接触,自然雨水就少了。
也或许会有点类似印度半岛,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难以逾越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所以在山脉两侧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
雨水的减少和气候的变化是缓慢的,甚至是难以察觉的,希望不会从量变走向质变。
说这么多,有点杞人忧天了,或许专家们早就算过了收益与损失,有着更正确的抉择。
有一观点,从古到今,人们都有一个美好愿景:风调雨顺!
如果风不调了,雨会顺吗?
雨不顺了又会怎么样?
2022年12月18日晚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