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寒假前后
校园管控措施的通知
各学院(单位)、各部门: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及省市最新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优化寒假前后校园管控措施通知如下:
一、进出校门管理
倡导“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进校”。师生员工每日刷校园码进出校园,不再提交行程卡、核酸证明。校外人员及车辆非必要不进校,确需进校的,凭在锡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审批进校。所有人员进校时须测温,体温正常方可进校。
二、离锡返锡管理
师生员工一律不前往高风险地区,如所前往地区管控升级需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师生员工确需离锡的须履行离锡审批手续,返锡后向所在学院提交在锡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学院开通权限后可扫校园码进校。倡导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考前不离锡,尽可能减少流动。
三、学生返乡安排
即日起,需离校返乡的学生“愿返尽返”,在履行请假手续,经所在学院批准后即可离校,12月12日起,学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教学考试安排详见教务处及研究生院通知,研究生答辩和学位授予相关事宜详见研究生院网站。
四、核酸检测安排
校园无疫情时不再组织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高风险岗位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在4个点位各保留一条核酸检测通道,服务有需要的师生员工。校园一旦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阳性病例,根据属地要求开展核酸检测。重要活动和重点场所视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加强应急处置
师生员工出现核酸异常时,各学院(单位)、各部门要第一时间按照《师生员工核酸异常通报及排查流程》上报信息。同时,在属地及学校疫情防控指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及各项保障工作。校医院做好常规药品供应储备,做好感染者用药指导及密接人员的隔离安排。
六、加强个人防护
广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知识科普,引导师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聚集、聚餐;不焦虑、不恐慌,理性科学应对。强化师生员工日常健康监测,如本人或共同居住人员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带病上班、上学,不乘坐公共交通,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及时就诊排查,主动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校园传播风险。
七、优化保障服务
各学院(单位)、部门应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及医疗服务保障,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置AB岗人员部署,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要下沉学生一线,主动了解师生诉求,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快速对接处理,切实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安全有序。
以上措施视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政策适时调整。
江南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12月10日
☑ 勤洗手
☑ 戴口罩
☑ 常通风
☑ 一米距
随着抗击新冠“新十条”颁布,
我们的生活逐渐走向正常化,
你我都有可能
与新冠不期而遇。
你是否准备好了?
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
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疑问,
希望能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积极面对,逐渐走出疫情,
迎接美好灿烂的生活。
1. 我们外出应该如何防护?
首先就是戴好口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以上级别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外出回来后做好手卫生、手消毒。
2. 宿舍应该如何消毒?
每日定时开门窗通风,每次至少半小时-1小时;门把手、水龙头等公共物品,在做好清洁的基础上,可用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3. 每个人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不同,如何提高自身抵抗力?
注意饮食均衡、适度运动、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心态平和。
4. 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就是感染了新冠吗?
感染新冠后轻症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或流感样症状,其中包括咽痛、流鼻涕、鼻塞、肌肉酸痛、头痛、发热、咳嗽;但出现以上症状时,不一定是得了新冠。建议有发热症状的(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3),请第一时间至发热门诊进行诊治,并上报学院辅导员和校医院。
5. 如何对待快递和外卖?
外卖和快递,接触面太广,没有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快递和外卖。收到的东西也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消杀。
6. 当接到疾控电话告知核酸异常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请先明确对方身份信息,根据疾控专业人士指导做好自身防护后,配合转运,并上报学院辅导员。
7. 确定为密接后,怎么办?
请第一时间上报学院辅导员,并配合做好相关健康监测。
8. 确诊新冠后,怎么办?
如果自身未患有基础疾病或患有基础疾病用药控制良好的,一般经过对症治疗后,5-7天可康复。
9. 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哪些情况可以居家治疗?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
大家放松心态,不要焦虑,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
我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
这为持续化完善防控举措
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放开后的一个月内
都可能出现疫情高峰期,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做到
不聚集、不扎堆
做好自我防护!
稿件来源:江南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微后勤本期编辑:张铁根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uxmt2014@163.com
Copyright © 2014-2022江南大学新媒体工作室.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